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微博)
騰訊科技訊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8月25日在“2017中國兩化融合大會” 上表示,未來20年,中國制造要走向中國創造,需要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成功的關鍵在于,中國能否形成軟件、硬件與服務三位一體的智能平臺和創新生態。
馬化騰強調了制造業對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作用。結合騰訊多年來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經驗,馬化騰認為,互聯網+是手段,數字經濟是結果,網絡強國是目標,而制造業是數字經濟的主戰場。
2017年中國兩化融合大會由工信部主辦,以“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搶抓數字經濟發展先機”為主題,匯聚了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國資委副主任徐福順等政府領導,北京大學教授楊學山、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等專家學者。馬化騰應邀發表了題為《數字經濟時代兩化融合的思考與探索》的演講。
在此次大會上,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與騰訊云及華龍訊達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共同打造具備自主知識產權、資源富集、創新活躍、跨行業跨領域融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形成基于該平臺的制造業新生態,從而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當天,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騰訊研究院、騰訊云、華龍訊達宣布聯合成立互聯網+工業研究中心,匯集“政產學研用”各界智慧,在工業云、人工智能等領域開展前瞻性研究,為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近年來,《中國制造2025》等政策陸續出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備受關注,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發展迎來全新機遇。馬化騰認為,互聯網+制造的騰飛需要三個重要基礎:一是連接,二是云平臺,三是安全。
制造業的升級,可以利用互聯網與客戶建立深度連接,動態感知客戶需求,從而更靈活高效地組織研發、制造和服務,實現智能制造。騰訊專注于做“連接器”,正將各種連接能力開放,幫助制造企業觸達海量消費者,推動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互聯網+制造的實現,還有賴于工業云平臺的建成。電氣革命的誕生,為制造業“插上電”,大幅提升了制造業的生產效率;云計算的普及,將為制造業“接入云”,推動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準統一的工業云平臺,不但能縱向整合產業鏈資源,也能橫向觸發跨界創新。騰訊一直堅持開放戰略,向制造企業開放入口、數據和計算能力,并提供LBS、人工智能等技術,促進制造業不斷創新發展。
在推動互聯網+制造的進程中,安全至關重要。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時,制造企業對安全存有顧慮,尤其是信息安全問題。在近20年的發展中,騰訊對安全問題感同身受,在安全、穩定地運營海量數據的過程中,騰訊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目前正在將這些能力開放給制造企業。2016年,騰訊旗下科恩安全實驗室,通過發現特斯拉汽車系統的漏洞,幫助特斯拉排除了多個安全隱患。未來,騰訊希望與制造企業形成緊密的安全聯盟,為智能制造守護好生命線。
近年來,騰訊云持續開放技術資源及能力,幫助制造企業提升信息化水平。騰訊云與三一重工合作,將全球30萬臺設備接入云平臺,實時采集近1萬個運行參數。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三一重工能遠程管理設備群的運行狀況,不僅實現了故障維修2小時內到現場、24小時內完成,還大幅減輕了備件的庫存壓力。
“作為互聯網企業,騰訊將繼續發揮‘連接器’的作用,堅持開放合作的戰略,我們希望與合作伙伴一起,打破制造業的‘信息孤島’,通過云平臺等基礎設施,把互聯網的經驗開放給制造企業。” 馬化騰表示。
以下為馬化騰演講全文:
數字經濟時代兩化融合的思考與探索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能夠參加今天的兩化融合大會。剛才我在臺下聽了陳部長對兩化融合的規劃和設計,也聽了徐主任從國資委角度對兩化融合的期望,更聽到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院士非常詳盡的信息量極大的關于兩化融合的報告,受益匪淺。
剛才電子一所、華龍迅達和騰訊簽署了戰略協議,這既是兩化融合的產物,也是一個新起點。未來我們將在“互聯網+制造”、工業云等領域展開合作,推進兩化的深度融合。
下面,我從互聯網角度以及我們在一線的經驗談談兩化融合方面的一個感想。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繁榮,離不開中國制造業的支持。我們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率超過美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們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規模和上網設備的制造能力。
過去兩年,騰訊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在服務業有許多項目落地。按照我的理解,互聯網+是手段,數字經濟是結果,網絡強國是目標。工業制造業是數字經濟的主戰場。
結合騰訊的互聯網經驗和實踐,我認為,互聯網+制造需要三個重要的基礎:一是連接,二是云平臺,三是安全。
我們先談談連接。我們需要打破傳統制造業中的“信息孤島”,通過更多的連接,形成以用戶為中心的工業互聯網。
互聯網的創新,得益于我們與用戶的連接和交互能力。我們也希望,制造業能夠通過動態感知用戶需求,來組織研發、制造和服務,憑借內生動力,實現智能制造。
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有效連接,有賴于我們打通線上線下,把信息網、銷售網與供應鏈融合起來。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制造企業、互聯網公司、以及大量的第三方服務機構一起努力。
騰訊一直專注做連接,目前主要是連接人與人,未來我們要連接人和服務,以及人和設備。我們也希望將自己的連接能力提供出來,讓制造企業觸達海量消費者,推動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制造企業,存在著數十種信息協議,這不利于打破“信息孤島”。這個時候,政府牽頭做頂層設計,促成自主可控的協議標準,顯得非常重要。
第二個基礎是,工業云平臺。按照我的理解,現在我們說“接入云”,和過去說“插上電”,有同樣的意義。過去電力為我們制造業,帶來了電氣化改造,今天云將推動制造業的數字化升級。因此,我覺得,工業企業的“用云量”,也有可能成為兩化融合的一個重要指標。
目前,騰訊云與合作伙伴,正在推進工業云平臺的打造。比如,我們和三一重工合作的“根云”項目,就是一個很好嘗試。三一重工通過騰訊云,把分布在全球各地的30萬臺設備,接入平臺,能夠實時采集近1萬個運行參數。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三一重工能夠遠程管理設備群的運行狀況,不僅實現了故障維修2小時內到現場、24小時內完成,還大大減輕了庫存壓力。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制造企業也開始實現了,向服務企業的轉型升級,甚至還能涉及到供應鏈金融。
第三個基礎是安全。安全問題是,制造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一大顧慮。特別是工業信息安全,業界非常關注。
對于信息安全,互聯網公司其實感受良多,也投入很多。騰訊在內部成立了七個安全實驗室,深入研究不同的安全領域,包括物聯網領域,我們也做了很多研究。去年,我們上海的科恩安全實驗室,就發現了特斯拉汽車系統的多個漏洞,幫助特斯拉排除了一些安全隱患。
安全永遠是騰訊的生命線。過去近20年,我們安全、穩定地運營海量數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騰訊希望盡可能地將這些能力開放給制造企業。
中國,制造大國,擁有完備的制造體系。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是新一輪全球數字競爭的關鍵。
今天,中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先發優勢,將可能幫助我們打造出,全球規模大、類型豐富的工業大數據。
我們需要“補足短板,力爭先進”,通過跨越式發展,抓住全球制造業分工調整的戰略時機。到2025年,我們將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中國不僅僅要向全球輸出中國產品,還要輸出工業互聯網的中國樣本。
作為互聯網企業,騰訊將繼續發揮“連接器”的作用,以及開放合作的戰略,與合作伙伴一起,打破制造業的“信息孤島”,并通過提供云平臺等基礎設施,將互聯網的經驗開放給制造業企業。
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